“国产CPU的发展速度还是挺快的。但我们发展的快,不代表国外就不发展了,国外的发展速度同样很快,所以我们现在跟国外先进产品的差距仍然很大。”今年两会开幕前夕,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电子旗下飞腾公司副总经理郭御风在接受观察者网专访时说道。
进入数字经济时代,芯片已成为提供算力的关键硬件。但长期以来,中国在芯片领域,特别是CPU等高端芯片领域缺乏主动权,90%以上的高端芯片依赖进口,这也是我国当前最严重的“卡脖子”问题之一。
为了推动和支持芯片产业发展,近些年国家陆续发布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,通过重大工程的应用拉动,带动了国产CPU的快速发展。截至目前,国产CPU已经形成多条路线发展的模式,包括走X86技术授权路线的海光信息和兆芯,ARM指令集授权路线的华为鲲鹏和飞腾,自研指令集路线的龙芯和申威。
郭御风认为,在政策支持下,国产软硬件产品已逐步实现了由“不可用”到“可用”到“基本好用”的快速发展,国产生态呈现从孱弱封闭到繁荣开放的发展态势,也实现了从试点到小规模再到规模化应用。
郭御风在两会现场
但看到成绩的同时,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差距。据估算,在国内,国产服务器和桌面终端市场仅占约5%的份额,国产CPU仍面临着全球化发展受阻,外部面临打压封锁;技术体系众多,内部难汇聚生态合力;市场化培育不够,研发与市场未形成正循环等严峻挑战。
针对这些挑战,郭御风认为,中国应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,集中力量攻坚克难,统筹规划重点布局,加强市场实践助力产品成熟,汇聚市场资源反哺科技创新,进而实现破局脱困,弯道超车。
本次参加两会,郭御风的提案主题为《持续推进核心芯片产业突破 筑牢数字经济安全底座》。他就此提出了三条建议:一是坚持“自主与生态并重”发展理念,加速技术路线收敛;二是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作用,加快建立研发与市场正循环;三是紧抓产业变革的关键机遇,实现信息产业的弯道超车。
郭御风在提案中指出,国产CPU的发展应采取因势利导的策略,借主流技术路线的生态大势,走自主可控的发展道路,充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,引导国产CPU向可控的主流路线加速收敛。
这些提案的具体内涵是什么?国产CPU多条路线发展会带来哪些利弊?走ARM路线的飞腾如何实现自主可控,未来会不会走向消费市场?国产CPU如何打破出货量少和生态建设的恶性循环?国产CPU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与英特尔和AMD公开竞争?
针对这些外界普遍关注的话题,观察者网在两会前夕和郭御风做了深入交流。
以下是专访实录:
观察者网:您的提案中提到,CPU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硬件基础。中国其实很早就开始发展国产CPU,目前已形成多路线发展的状态,飞腾也是其中一个路线的代表。作为专业人士,您如何看待国产CPU多路线发展的现状?这会带来哪些利弊?
郭御风:当前国产CPU可以说是百花齐放,国际上的技术路线国内都有,甚至国际上已经没人做的路线,国内也还有,这是特殊历史背景和条件下形成的格局。但是多技术路线带来的利弊,不能离开时间轴和产业现状去评论,因为不同时间和产业现状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。
多条技术路线可以让大家自由竞争,这对技术繁荣和交流会有更大好处,也会让国产CPU更充分的竞争。但目前国内的产业现状,多技术路线也会带来很多弊端。因为CPU作为信息技术的底座,上面会长出自己的生态树。不同技术路线,最终长出的生态树不同,这就会造成国内产业生态无法形成合力。每条路线都自己种一棵树,但每棵树都长不大、长不高。本来国产CPU力量就十分薄弱,多技术路线又会导致无法形成生态合力,带来的弊端十分明显。
比如说一款国产操作系统,本来适配一两款国产CPU能做的更好,但现在需要去适配六款,工作量就会直接乘以6,这会导致原本就不算强的自主体系,力量更加分散,这就是生态的分离。另一方面,目前国产CPU产业在人才、技术和资金方面仍然相对薄弱,处于成长期。国外像英特尔、AMD和苹果等企业都有数万人的研发团队,他们的技术迭代非常快,能快速做大做强。国内人才原本就少,还要分给多条路线,导致力量更加薄弱,资金的问题也类似。
所以总体来讲,技术路线多可以带来产业的百花齐放,大家在技术上可以更充分的交流竞争,让产业活跃度更高,这是好的一面。但现阶段国产力量仍然比较薄弱,多技术路线会让生态无法聚合,分散产业力量,对我们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取得产业突破,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。
国产CPU发展路线
观察者网:基于您提到的这个产业背景,您也在提案中建议。国产CPU应该坚持“自主与生态并重”的发展理念,采取因势利导的策略,借主流技术路线的生态大势,走自主可控的发展道路,充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,引导国产CPU向可控的主流路线加速收敛。如何理解这项建议?
郭御风:国产CPU未来要想成长起来、发展好,离不开两个关键因素。一是技术产品因素,技术和产品不仅要做好,而且要自我掌握,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,才能迭代发展。二是产业生态因素,从芯片行业兴衰成败的历史来看,产品的成功离不开生态的成功。如果生态不成功,技术再先进也很难得到市场和用户的认可,也就不会有人在你的产品上工作。这就会导致一款CPU的发展变得缓慢甚至萎缩。而芯片又是一个赢者通吃的行业,强者会成为市场的主导者,发展缓慢者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退出市场,这是产业特点决定的。
所以要想做好CPU产业,需要从两方面下手。一是要自主可控,核心技术自己掌握,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,实现自我发展、自我迭代。另一方面是不能走闭门造车或自构体系这条路。因为不单说某一家的力量,整个中国的CPU产业力量现在都十分薄弱。所以目前我们要在生态上借势,把生态和市场做好,把用户服务好,这样才能得到市场和用户的认可,也才能让产品快速实现规模化应用和指数级市场增长。这两个因素叠加,才能实现互相赋能。
我们可以通过技术研发完善产品,再借助主流技术路线的生态,快速得到用户认可。用户认可之后,规模化的应用会反哺到企业的研发和产品中,这样就会形成正向循环。如果这两个因素有一个无法实现,正向循环就无法形成。所以我在提案中提到,因势利导,加速技术路线收敛,就是这个意思。前面已经提到,技术路线多会带来许多弊端,而现在国家需求这么迫切,正常情况下技术路线迟早会收敛,这也是市场和产业规律所决定的。为什么现在还没有收敛?是因为国产CPU都还在起步阶段,没有一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导者。
如果不做一定干预,等待市场收敛的周期可能会很长。不过,收敛一定是市场先去收敛,如果国产CPU不满足市场需求,只靠政府强制的行政指令去收敛,实际上是违反技术和产业发展规律的,也不一定取得好的结果。而我们希望通过举国体制和政府的手,去加速市场的收敛,收敛方向还是以市场选择为准,再通过中国的体制和政策优势,让国产CPU发展期缩短。
观察者网:您刚才讲到国产CPU既要繁荣生态,又要自主可控。能否展开讲一讲飞腾走的ARM路线是如何实现自主可控的?以及飞腾CPU在生态方面有什么进展?
郭御风:飞腾现在具备处理器自主研发的能力,掌握了研发的核心技术,特别是处理器核的设计,完全是自己掌握的。所以飞腾可以实现不断迭代,发现性能瓶颈后不断去优化。这不是一个团队拼在一起就能做到的,而是需要长期沉淀,飞腾已经历了差不多20年的沉淀期。
生态方面,客观来说,现在国际主流的生态就是X86和ARM。但是X86没有标准的授权模式,而且X86技术的所有者英特尔和AMD,本身也是产品厂商,所以即便获得X86授权,也没法基于他们的生态去做太多事情。但ARM不太一样,它本身不推出芯片产品,而且它本来就是打造生态的,只要别人兼容ARM生态,它能维持全球的生态兼容性就可以了。
所以飞腾选择了ARM技术路线。这几年ARM发展相当迅速,跟X86基本上是各有优劣,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有自己的长处,在对方领域里也都有自己的发展。我们基于ARM的技术路线,希望快速做大做强生态,把技术和产品在用户的场景里快速得到应用。就像刚才说的循环,能快速的滚起来,这个过程又可以继续沉淀自己的技术和能力。对整个产业来说,当国内生态未来发展起来后,选择什么技术路线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。甚至等到国内产业做强后,可以自己再做一条技术路线,这也是具备条件的,因为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。
生态就是号召力。当你有实力的时候,振臂一呼,大家听到之后就会聚集起来,这也能帮助生态迅速做大。但现在国内产业规模、体量和能力太弱,撑不起一个生态。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和生态的快速迭代,掌握发展主动权,未来反过来再影响生态。当中国产业实力强大后,自己也可以成为生态引领者。这会随着国产CPU产业和厂商能力的发展,逐步发生变化。
六大国产CPU(资料图)
观察者网:我们看到飞腾已经推出了PC和服务器处理器等产品,但现在包括飞腾在内的国产CPU厂商主要还是在政策性市场做竞争,未来飞腾有没有走向消费级市场的计划?
郭御风:飞腾产品已广泛应用在各种to B的行业场景中。至于消费类市场,我觉得还需要发展到一定程度。因为消费市场和行业市场的规律不同,前者拼的更多是性价比和产品更新的频率,以及洞察消费者的喜好,这跟行业市场的规则都不太一样。
从飞腾的定位来说,我们作为国家队,首先要解决的是国家战略需求,包括国家关键行业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自主发展的能力,这些问题要首先解决好。在此基础上,把技术能力做大做强,未来才有在公开消费类市场进行竞争比拼的基础。
所以我们短期内可能不会进入消费类市场,但从长期来看,可能只有到to C的消费级市场,才真正有海量级的需求,因此我们未来肯定会走向消费级市场。但具体在什么时间,我觉得首先还是要把主业先做好,提高能力和竞争力之后,再考虑是不是要进入to C市场。
国务院国资委在飞腾的企业表决权最大
观察者网:现在包括华为鲲鹏、飞腾所走的ARM路线,产品性能正在逐步追赶X86。您认为在性能之外,国产CPU和国外主流厂商相比,还有哪些差距需要弥补?未来国产CPU想在公开市场上和英特尔和AMD等巨头展开竞争,您认为还需要多长时间?
郭御风:客观来说,国产CPU的发展速度还是挺快的。但我们发展的快,不代表国外就不发展了,国外的发展速度同样很快。所以我们现在跟国外先进产品的水平差距仍然很大,包括性能等方面也都还有差距,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差距还是在产品化和生态方面。因为国产CPU的需求量还比较小,产品化和性价比很难和国外主流产品竞争,如果拿1000万颗和100万颗出货量对比,成本完全不一样。毕竟芯片行业就是要靠量,没有量,成本是很难分摊的。
生态方面,国外厂商经过长期沉淀,除了通用软件生态外,在很多用户场景生态和行业生态中都做了深度的耕耘和绑定,这一块国产CPU也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补课。所以用户在使用国产CPU的时候,可能会觉得软件和应用没有那么丰富。在产品化程度上,因为国产出货量不够,迭代周期和时间还不长,国外迭代几十年,我们迭代十几年,这就导致产品化的精确程度跟国外还有一定差距。这些差距,目前在行业市场竞争中不是那么明显,但如果到开放的消费类市场中去竞争,可能影响就会很大。比如说性价比,消费类用户肯定觉得产品越便宜越好。再有就是生态,大家在开放市场中可能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软件。在不确定性的场景中,如何把软件适配好,国产CPU还需要时间。
目前来看,我觉得距离国产CPU到公开市场竞争,时间不会太短也不会太长。对国产CPU发展来说,可能刚开始起步比较慢,但越发展生态就会越完善,这个过程就像滚雪球一样,越滚越大,后面可能会有一个指数级的爆发。以我自己的判断,至少3-5年国产CPU才可以到公开市场上去和国外厂商做一些竞争。
观察者网:您刚才讲到,国产CPU的发展需要铺量,也需要构建自己的生态。但现在国外巨头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,基于性价比等原因,普通消费者不会首先考虑国产CPU,这就会影响国产CPU去铺量,同时影响国产生态的发展,如此循环往复,就会形成恶性循环。您认为该如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?
郭御风:前面提到,国产CPU首先进入to B的行业市场,这个市场规模其实也很大,除了涉及国计民生的8+2基础行业,还有其他很多行业(观察者网注:“2+8+N”行业,“2”是指党政两大核心体系,“8”则是指金融、石油、电力、电信、交通、航空航天、医院、教育等,“N”则是指全行业。)。考虑到行业市场压力相对较小,国产CPU可以先把行业市场做起来,通过这一过程快速成长,提升产品化程度和性能。这个过程,本身也是对国产CPU生态的锤炼和打磨。通过行业市场提升能力,再到开放市场中,就有机会发展壮大。
另外还有教育行业的国产化。教育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,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个行业先把人培养起来。例如,普通人在学生时代使用的软硬件都是国外的,到工作的时候再换成国产的,肯定不习惯。如果通过教育行业国产化,让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国产软硬件产品,工作中肯定能更快接受。要想生态更加丰富和成熟,肯定要早一点培养用户习惯。
微软新闻推荐
win10系统推荐
系统教程推荐